青海藏传佛教寺院,是“热贡艺术”发祥地,盛产技艺精湛的唐卡

  • 时间:5年前
  • 浏览:721次

聆花珐琅唐卡--《佛登三十三重》

微信号:qinglan337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聆花珐琅唐卡 宝石珐琅唐卡--《佛登三十三重天》 【聆花珐琅唐卡】出品《佛登三十三重》 此幅珐琅唐卡描绘的是释迦牟尼农历九月二十二日从天宫返回人间,为大众说法的情景。 画面右下方,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重返人间后接受弟子供养并为其说法的情景。 右上角

众所周知,中国的第一大湖是青海湖,而青海省也因此湖而得名。一直以来,青海省的曝光率和知名度略为低调,出现在人们视野范围内的时间不多,大家对其认识较为模糊,同时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,这里永远有着一种遥不可及的神秘感。

说到青海旅游,大多数人除了青海湖之外,也叫不出其他景点的名字。其实,只要对青海深入了解,就会知道这里有着太多梦幻般的自然和人文景象,不仅有金黄的花海、耀眼的雪山、似海的湖水,还有许多关于藏传佛教的文化积淀。

作为藏族的聚居地之一,青海自古以来就受到了藏传佛教的深远影响,逐渐形成与多民族文化共生的宗教氛围,所以青海很多地方都“自带仙气”。尤其是在青海的同仁县,更孕育形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“热贡艺术”。

热贡地区是藏传艺术的发祥地,位于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,藏语中意思是"金色谷地"。而今热贡艺术成为藏传艺术的重要流派,早已名声在外,“热贡唐卡”(原名“桑雄唐卡”)是热贡艺术的精髓,而热贡艺术的核心则是在这里的吾屯下寺。

吾屯下寺始建于1385年,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,是青海省留存珍贵文物较多的寺院之一,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,是收藏热贡艺术品最集中、最典型的寺院。

度母课堂|米书老师唐卡班勉唐派佛头作业点评并绘画细节方法讲解

授课老师:米书老师 老师介绍 | 描一生信仰 · 绘一世虔诚——勉唐派传承人唐卡画师米书 授课时间:2020年3月29日 自幼学习绘画,初中时期到内蒙古跟当地著名的国画家张雅文老师学习素描与色彩,为绘画打下深厚的功底,并依老师说的:“整体观察一贯穿,经营

寺里的殿堂众多,均装饰华丽,壁画、堆绣、彩绘和雕塑造型生动,工笔精细,色彩艳丽,充分表现了线条的流畅和节奏感、图画的立体和动态感。最重要的是,寺内收藏有大量精美的唐卡,具有很高的文物、艺术价值。

唐卡作为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,其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、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,堪称藏族的“百科全书”。而在吾屯下寺,拥有中国国家知名的唐卡艺术家超过20名,著名老画家、国家级艺术大师夏吾才让,就是该寺僧人出身的一代名师。

因而,唐卡也成为了吾屯下寺的“拳头产品”,这里创作的热贡唐卡绘画笔法细致入微,画风华丽铺张,类似中国画里的工笔重彩,设色、用金等方面尤为高明。据称,布达拉宫、大昭寺、塔尔寺等大型寺院需要唐卡时都到吾屯寺定做。

在吾屯下寺所在的吾屯村,从艺人员之众多,有绘制唐卡的传统,且群体技艺精湛,让人叹为观止。通常绘制一幅普通的唐卡需要几个月,较大的唐卡要画几年。在吾屯村无论僧俗老少,大部分都会绘画、雕塑、加工各种银饰等工艺,可以说历史源远流长,能工巧匠辈出。

吾屯下寺院内面积庞大,僧侣众多,这里的喇嘛除了日常诵经修行之外,很多人还是制作唐卡的行家里手,在寺院里可以参观了他们的工作室和起居室,了解到他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,诵经、传艺、带徒、画画、塑像...一点一滴都令人感动。【原创作品,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】 敬请关注我,与您分享更多精彩旅行

本文源自头条号:弹指间行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唐卡说|蒙人驭虎图

本文 1717 字 图片 9 幅 阅读约需 5 分钟 ( 关注公众号“雪山顶的大祭司”后台回复“书单”获取一份西藏书单库 ) 雪山顶的大祭司-唐卡-No.02 在西藏寺庙以及民居的大门两侧,我们常常能看见一组非常有趣的。他们分别以一个蒙古人形象和一个印度婆罗门形象出

Copyright 81066.cn Rights Reserved.||Theme by Cn+网络, Soft by ZBlogPHP 加入我们| 法律声明| 网站地图| 业务合作